鄭光路在一號橋畔草地上,攝于1967年。
如今的一號橋。劉陳平攝
上世紀90年代的一號橋。(鄭光路攝影,1991年)
“濯錦清江萬里流,云帆龍舸下?lián)P州?!薄按昂鲙X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里船?!背啥迹蛔蛩?、緣水而興的城市。如今,成都仍有60多條以河、橋、池、塘、井命名的街道。
有水,自然就有橋。單錦江三環(huán)之內(nèi),就有大小橋梁19座。五丁橋、九眼橋、百花潭橋……錦江之上,有故事的橋不少,但在老成都人口中,最常提起的,還是一號橋、二號橋。
雖然名字“簡單粗暴”,可一號橋并不簡單。它的大名叫紅星橋,這里,是成都4個區(qū)的交界處,也是成都城區(qū)唯一的一個“四交點”。
水與橋
串起兩千多年城市記憶
蜀郡曾是旱澇之地,平原上的蜀人,從很早很早以前,就開始研究治水方略了。
公元前256年,一個叫李冰的人,在岷江上鑿離堆,建成一引水工程,從此,天府之國“水旱從人,不知饑饉,時無荒年”。
李冰所建的大堰,在岷江兩岸并列引水,其東岸引水的兩條干道,延伸至成都,故稱“成都二江”。南北朝任豫《益州記》稱,“二江者,郫江流江也?!贝撕蟮膬汕Ф嗄昀?,二江在歷史長河中經(jīng)歷著滄桑變化。
西漢揚雄《蜀都賦》中提到,“兩江珥其市”,當時二江在城南商貿(mào)集市之兩側(cè),猶如對稱的耳飾。到了晚唐時,高駢擴建羅城,二江形成抱城之勢,這就是府河和南河(如今統(tǒng)稱錦江)的前身。
府河進入市區(qū)后繞城北城東而流,而南河繞西、南向東流去,二者在合江亭處匯合。“錦江東流繞錦城,星橋北掛象天星?!彼c橋串起了成都兩千多年的城市記憶。
“一號橋”
其實是座已消失的木橋
清末民初,成都有名可考、有址可尋的橋,加起來共有192座,既有拱橋,也有平橋;既有石橋,也有木橋。
如今的府河、南河,規(guī)模遠比不上歷史上的二江,而隨著金河、御河等的消失,曾經(jīng)的一些古橋,如半邊橋、青石橋、平安橋等,也僅存在成都的地名之中了。
不過,成都依舊多橋。據(jù)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《成都街坊志》中介紹,目前,府河在三環(huán)路之內(nèi),有大大小小19座橋梁。
老成都、出租車司機常常提起“一號橋”。初來成都,如果你在地圖上搜索“一號橋”,一定會一臉懵——怎么沒有這個地方?其實,“一號橋”是一個“曾用名”,如今,這座橋的“大名”叫紅星橋。
上世紀50年代,成都東郊逐漸發(fā)展成為工業(yè)集中區(qū),成都市政府在府河上規(guī)劃設計修建三座木橋,其中一座,就是這座連接市中心和東郊工業(yè)區(qū)、八里莊火車貨站的紅星橋。
由于這三座木橋中,這座橋最先施工,就編號為“一號橋”。從1954年建成一直到1959年,這橋還保持著“一號橋”這一接地氣的名字。直到1961年,它改建成鋼筋混凝土大橋后,才借著紅星路的光,有了新名字。如今老成都聲聲念著的一號橋,多少包含著對那座消失木橋的懷念吧。
劃界限
番號背后藏著時代印記
“一號橋”這個名字背后,是一個時代的印記。對于這樣的番號,“三線人”再熟悉不過。420廠、773廠、784廠……曾經(jīng),位于東郊的工廠,都有這樣一個以數(shù)字命名的特別的名字。
上世紀50年代,當時蘇聯(lián)援助中國的9項電子工業(yè),有4項集中在成都東郊;上世紀60-70年代,國家實施“三線建設”,一批大中型骨干軍工企業(yè)在東郊興建投產(chǎn)。這些企業(yè),多是國家大型骨干軍工工廠,出于保密的考慮,一個工廠一般都有三個名字,一個是對外公開的廠名,一個是內(nèi)稱,還有一個是家屬生活區(qū)的通信代碼,如40信箱、69信箱、106信箱等。
因為這樣的取名習慣,連接城區(qū)和東郊的紅星橋和新華橋,當時就用了“一號橋”、“二號橋”的名字。據(jù)說,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,一號橋外側(cè)靠近建設路路口的地方,還立有石碑,上面標識有“外國人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超越”的告示。
憶美食
橋上大瓦罐里的拌肉
除了是通往東郊重要企業(yè)的橋梁,紅星橋也是青龍場、八里莊的蔬菜、糧食副產(chǎn)品等運往市區(qū)的重要通道。
交通方便,人流量大,市場就這樣自發(fā)形成了。
68歲的歷史學者鄭光路,從1963年搬到紅星橋附近的曹家巷,在這一帶一住就是15年。在他的印象中,上世紀70年代的紅星橋,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——橋下,水草搖曳,魚翔淺底,橋上,則充滿著熱鬧的叫賣聲。
“皮鞋、衣服、書籍,自然還有吃的,什么都有?!编嵐饴分两襁€對橋上的美食念念不忘,那是一種裝在大瓦罐里的拌肉,“顏色看起來紅彤彤的,很有食欲,按片數(shù)給錢。”
那時,橋上兩邊,密密麻麻都是做生意的攤子,但這并不太影響橋上的交通。“那時車好少嘛,紅星橋上,除了從新南門到八里橋的公交車,偶爾能見到幾輛解放牌貨車,小汽車幾乎沒有,最多的,就是農(nóng)民們運東西用的板板車、雞公車?!?/p>
鄭光路回憶,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,紅星橋一帶仍保持著“鄉(xiāng)野風味”——有人在河里漂流,有人踩水叉魚,兩岸是農(nóng)田和低矮的平房,“橋附近的第一棟高樓,是四川省石油局修的?!?/p>
一橋跨四區(qū)
成都獨此一例
世界上,最遙遠的距離就是,我在橋的這頭,電話是“83”開頭,而你在橋的那頭,卻是“86”開頭。
這座橋,就是紅星橋——橋的北邊,是成華區(qū),南邊是錦江區(qū)。
然而,這座橋還不只橫跨兩區(qū)這么簡單。當你向北站在橋上,你的左前方是金牛區(qū),右前方是成華區(qū),左后方是青羊區(qū),而右后方則是錦江區(qū)。而四區(qū)邊界的交界點,就在橋的北岸西北角。
兩個區(qū)交界的地方很多,3個區(qū)交會的地方也不少,但這樣的“四交點”,在成都城區(qū)內(nèi),還獨此一個。
為何會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?成都市檔案館中,成都市民政局的一份關于成都市市轄區(qū)行政區(qū)劃調(diào)整工作的匯報給出了解釋。
成都市在新中國建立后到1959年以前,先后進行過5次行政區(qū)劃調(diào)整,形成了東城區(qū)、西城區(qū)兩個城區(qū),并轄金牛區(qū)、青白江、龍泉驛區(qū)3個郊區(qū)的區(qū)劃格局。1990年9月25日,東城區(qū)、西城區(qū)、金牛區(qū)調(diào)整為青羊區(qū)、金牛區(qū)、武侯區(qū)、成華區(qū)和錦江區(qū),也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所熟悉的“五城區(qū)”。而此時,紅星橋早已存在于此。
1997年,成都市相關部門對成華區(qū)、青羊區(qū)、金牛區(qū)、錦江區(qū)4個區(qū)的交會點進行了勘界確定,4區(qū)簽訂了邊界交會點協(xié)議書。當時約定,“4區(qū)交會點位于成都市紅星橋府河北岸橋頭西北角”。
如果你想到這樣一個獨特的交會點拍照“打卡”,勸你還是別白跑了,因為,這里并沒有界樁。這是當時的約定:“經(jīng)市勘辦批準后,一致同意不埋設界樁”。
雖然橋上沒有明確標識,但在勘界資料上,還是精確地標明了“四交點”和附近參照物的距離:到成華區(qū)“通美大廈”約50米,到金牛區(qū)“四川省建筑醫(yī)院”距離約250米。
文章來源:華西都市報
最新評論
點擊刷新加載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