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團體家屋環(huán)境空間設計
第二個例子是團體家屋。剛才講到的日間照料中心是白天9點到下午4點半的照顧,晚上回家,跟親人相聚。但是到某一程度,老人可能需要24小時的照顧。所以,臺灣就產生了團體家屋(GroupHome)的模式。團體家屋有一個條件就是一定的老人數(shù)量,所以,到目前為止,臺灣的團體家屋只有11家。不過,在長期照護保險開始實施的時候,團體家屋就是最好的照顧服務點。
從概念上來看,團體家屋是我們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一小段。我們可以選擇亞健康的時候到這邊來被照顧,在團體家屋的支持下延長健康周期。國家在“十二五”之后強調以居家為基礎,社區(qū)為依托,機構為支撐,現(xiàn)在改叫機構為補充——這的確是很正確的一個方向。
團體家屋的服務對象屬于圖中的數(shù)字2區(qū)域,也就是失智程度可以稍微重一點(CDR22-2.0),但是ADL需要高一些,因為日常生活活動需要老人自己做。因為專業(yè)性很高,團體家屋的照護員都要受訓。老人不容易吃飯,不容易吞咽,照護員就要教老人如何訓練食道;如果老人的手有畸形,照護人就做更合適的輔具,讓老人自己去吃,慢慢吃,不必插管。很多照護機構為了爭取時間,給老人插上鼻胃管,但人生這樣就沒有意義了。所以需要讓老人慢慢吃,一刻鐘兩刻鐘沒有關系,一個下午也沒有關系。這樣的照顧能夠讓年輕人絕對很放心地上班,不必擔心父母親沒人照顧。
團體家屋的建設原點是去機構化。去機構是1926年北歐開始提出來的,1990年傳到日本。1995年我們開始在臺灣推廣。實際上,團體照顧不好的原因是缺乏人性、環(huán)境封閉,老人數(shù)量一多照顧品質就會下滑——早上掃地,掃完地以后讀報,讀報以后做手工,接下來唱歌,全部50人統(tǒng)一做同樣的工作。社工帶老人們唱歌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前面那一排嘴巴有張開的,中間有嘴巴閉起來的,后面還有連眼睛都閉起來的,這種現(xiàn)象會導致照護者和社工難以獲得成就感。因此,我們希望我們的團體家屋能夠像家一樣,老人在唱歌的時候突然想洗澡,照顧員就能立即帶去洗澡。
接下來,我們強調家的概念,也就是家的延伸。從上面的圖片里我們能看到,照護員不必穿制服,隨時陪在家里,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,照顧員和老人會進行相互了解,彼此 溝通;最后要實現(xiàn)的就是居住福祉型的生活,也就是實現(xiàn)一種家庭一般的生活。
那么團體家屋在空間上該如何設計呢?
首先,我們將多個人使用的個人空間(即四人一間/六人一間)轉變成單人單間。
其次,把公共空間進行劃分,至少兩個,一個動態(tài),一個靜態(tài)。這樣一來,就會產生右上角的那兩個小家,而又因為單元很小,所以照護品質比較高。
這個是我們的項目,臺灣第一家團體家屋,我們把它分成了兩個小家。平面跟大家家里差不多,有客廳、餐廳、浴室、廚房等。活動也很簡單。
第一種,家事活動,每一個老人都有自己的角落,洗衣服、縫衣服;也有團體的角落,譬如可以一起包餃子。
第二種,園藝活動。原來的菜園子是一個游泳池,三米深,我們就把它填起來,然后種菜,通過種木瓜、種甘蔗等,讓老人參與進來,達到園藝療法的目的。
第三種,休閑活動。晚上有的人在室內打牌,有的在室外聊天、喝茶。
第四種就是社區(qū)活動。譬如,老人們掃馬路,一個人一個車位,掃完以后還會看看別人有沒有掃干凈,完了以后還可以參加大會,因此,這種活動特別容易讓老人們產生成就感。
最后我想跟大家說的其實很簡單——不要有大空間,盡量小尺度,單元照顧,按照老人的屬性給他自己的家;少一點限制,多一點交流,讓他們能夠比較自由地選擇想要活動或者是交友的場所空間;而最終我們要實現(xiàn)的就是提升老人自立的能力,讓老人找回自我的尊嚴。
最新評論
點擊刷新加載更多